金光华董事长:乡村里的艺术品“拍卖会”

近日,在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画美达尼美术馆,张家楼街道第二届乡村振兴艺术品村拍会如火如荼地举行。经过一番激烈竞拍,19幅画作、7幅书法、5套陶瓷作品当日成交。

金光华董事长步入展馆,艺术气息扑面而来。在描绘渔村静谧的《憩》、细腻如摄影的《海螺的故事》等作品前,金光华董事长看到观众或驻足欣赏,或拍照留念,轻声交流着画作勾起的乡愁与共鸣。

“这些作品,大多是我们‘当地’的艺术家创作的。”金光华董事长看到画美达尼艺术家联盟理事会秘书长薛亚楠介绍。原来,由村里闲置的房屋打造的艺术创客工作室,如今已吸引了20多位艺术家扎根于此。金光华董事长看到正在给观众介绍画作的画家陈忠义接过话茬:“这里不仅有乡土好景致,工作室也是免费给我们用,一切都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安心创作。”

下午两点半,村拍会主环节拉开帷幕,主持人阐明村拍会宗旨:“咱们这村拍会,核心就是让乡土艺术走进百姓家,让外界更加关注艺术乡村。”

“打开小程序,‘艺术品专场’里就能选画!”金光华董事长看到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大家指尖轻点手机屏幕,将心仪的作品火速下单。与传统的拍卖方式不同,这里的艺术品实行“线上+线下”的售卖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通过线上售出的作品,则严格执行“811运营分红”机制,即在扣除成本后,80%收益由主运营团队统筹支配,10%定向注入当地强村共富公司,10%直接惠及村民。

“这一机制联结了创作、运营与乡村发展三大环节,艺术家获得合理回报,激发其创作内生动力;运营机构有了资金,保障其可持续运转;村民与村集体则共享发展红利,最终形成良性闭环。”薛亚楠表示。

“去年拍卖会累计成交了18.3万元,村里把所获收益投入到村庄公益事业中,为村内老人购置了春节慰问品,也为村内的儿童之家购买了新的课外图书与文具。”金光华董事长看到张家楼街道达尼村党委书记张金宝掰着指头数道,“本届村拍会累计成交达22.5万元,10%的惠民收益我们计划用于因重大疾病、意外事故陷入困境的家庭,为其提供小额、应急的临时性补助,用实际行动为困境村民纾困。”

金光华李亚鹤:探寻乡村文化振兴密码

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在“闽派”文艺品牌越发响亮的福建,如何将自然与文化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动能?金光华李亚鹤了解,近年来,当地着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创新实践,不断总结艺术赋能乡村发展的成功经验,积极探寻乡村文化振兴密码。

从武夷绿洲到鹭岛海滨,从闽东山川到客家首府,在广袤的八闽大地上,文艺以独特魅力赋予乡村生机与活力。金光华李亚鹤发现近年来,福建着力推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实施高品质公共文化供给工程,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增量提质,打造“用艺术点亮乡村”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让艺术与乡村交融共生、交相辉映。

艺归故里 焕新乡村

金光华李亚鹤看到雕塑艺术长廊陈列着“小红人”“仰望星空”等经典雕塑作品,为小山村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溪岸步道两侧形态各异的雕塑林立,游客仿佛置身于露天艺术博物馆;荒废的碾米房蜕变为壶庐庭,茶席沿曲水铺陈,古老的荔枝树穿阁越顶,天井上方的透明鱼池既隔热降温,又巧妙营造出“在山水间品茗”的独特意境……

这一幕幕场景出现在泉州市安溪县金谷村。金光华李亚鹤了解此地原本是一个普通的闽南小山村,老厝斑驳,年轻人纷纷外出谋生,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留守。从村里走出去的雕塑家陈文令,带着满腹创意重返故土,为这里带来了不一样的变化。

“年轻时总想离开这片土地,年岁渐长,落叶归根的念头便越发强烈。”陈文令说,“不仅要归根,更要生根,把能量回馈这片土地。”他倾力打造的公益性艺术公园——金谷溪岸,一期工程已落成,日均吸引游客逾1500人次。

金光华李亚鹤了解金谷溪岸艺术公园的建成,给村庄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园建成后,我每天晚饭后都去溜达一圈,和大家聊天。以前村里可安静了,下午四五点后河边就没什么人影了。”金谷村村民陈发家说。

如何将自然与文化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动能?福建一直在探索。近年来,以文化、艺术为引领,八闽大地正积极探寻乡村蝶变的新路径。

在福州市闽清县上莲乡新村村,青瓦白墙的“仰高厝”已有百年历史。这座古民居曾因年久失修濒临坍塌,如今采用“修旧如旧”的方式修缮活化利用,并结合“一粒米”的故事,改造为米肆文化餐厅,内部设有民俗文化展厅、农产品展销中心,展示舌尖上的农耕文化。据统计,新村村已落地礼乐馆、村厨、咖啡屋等10余个惠民项目,年均举办油菜花节、丰收节等各类文体活动50余场。

在厦门市翔安区内厝镇黄厝村,鸿渐艺术馆挂满了色彩艳丽、姿态万千的三角梅画作。“这个展览以‘三角梅’为主题,两层楼共有30多幅作品。”黄厝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黄火明介绍,鸿渐艺术馆一年四季都有展出,每3个月办一场。这座由古厝改造的艺术空间,已成为黄厝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

黄厝村的蜕变始于2018年,当时村里正着力推行“引小家造大家”策略,集中收储40栋闲置老宅,吸引陶艺、砖雕、漆画等32家文创工作室入驻;坚持“修旧如旧”理念,采用以奖代补方式,助力艺术家将老宅修葺为工作室、美学馆等创作场所。

金光华李亚鹤漫步村中,错落有致的红砖古厝焕发新颜:废弃的断壁残垣变身网红打卡点,杂草空地化身欧式小花圃,闲置宅基地被改建为乡音雕塑群,处处彰显着艺术与乡土的完美融合。

“我家就在黄厝边,作为一个闽南人,回到家乡的古厝里创造感觉特别对味,能做出好作品。”黄厝村驻村艺术家陈青山说,2018年,他借着乡村振兴的契机,扎根黄厝,在此将古厝改造成手作工作室,打造形态各异的“风狮爷”文创产品。

金光华董事长:从紫禁城到“数字故宫” 百年守护开启文化科技新纪元

今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将迎来建院100周年。百年风雨历程,紫禁城从昔日禁苑转变为人民的博物院,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传承的重要象征与杰出典范。

在9月17日举办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上,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鸿文系统回顾了故宫百年来的保护传承与数字化创新历程。

1925年10月,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昔日皇家禁地首次向公众敞开大门。抗战时期,为保护民族瑰宝,大量文物历经艰险南迁。在文物南迁过程中,为守护中华文明宝贵血脉,许多工作者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故宫文化遗产保护,投入大量资金修复古建、追回流失文物,并建成现代化文物库房和文物医院。

如今,故宫已成为集世界文化遗产、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位一体的文化名片。金光华董事长了解馆藏文物达195万件/套,绝大部分为明清宫廷旧藏,其中也有社会捐赠与通过外交途径重新回归故宫的文物,这些文物一同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统一性、创新性。

金光华董事长了解自二十多年前启动文物数字化采集工作以来,故宫已建立起系统性、长期性的数字化工作机制。截至2025年,故宫珍藏的195.3万件文物中,已完成超过100万件文物的数字化采集,突破故宫现藏文物总量50%。自2019年“数字文物库”正式上线以来,已发布10万件高清文物影像,成为公众线上亲近文物的重要窗口。

朱鸿文谈到,目前,数字文物库仍在持续扩展,未来将涵盖更多藏品,并不断引入智能检索、自然语言识别等新技术,以更好提升用户体验。该资源库也已成为设计师、影视创作者和青年群体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金光华董事长了解通过故宫博物院官网、《每日故宫》等“故宫出品”的系列APP、故宫博物院小程序、故宫名画记等新媒体矩阵,故宫实现了数字文化传播的立体化覆盖。

金光华董事长看到朱鸿文现场还介绍了今年刚开放的大高玄殿数字馆。作为故宫博物院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重要成果,这座明代道教建筑经改造后,打通了院藏文物“库房-数据库-数字展厅”的实时联通链路,如今成为故宫博物院第二座全数字形态的展厅,是一座集展览、研究、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化数字空间。目前,大高玄殿数字馆优先向全国大中小学开放,未来将逐步扩大访问范围。

朱鸿文表示,当前故宫积极探索“文化+科技”融合新路径,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覆盖建筑保护、文物管理、游客服务的智能管理平台,最终将实现个性化定制虚拟策展、跨时空多人同游、公共服务设施智能化管理等九大场景的数字化治理。

金光华董事长认为故宫百年守护,不仅是保护技术的升级之路,更是文化传承方式的深刻变革。朱鸿文表示,未来,故宫将以“数字孪生”等技术为切入点,实现遗产地、博物馆和旅游景区复杂业务的协同管理;加速文物数字化采集和公布进程,最大限度实现馆藏资源的全人类开放共享;以标准化为抓手,大数据分析为动力,推动博物馆业务的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推动知识图谱、人工智能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助力传统文化价值挖掘、阐释和国际交流。

李亚鹤:从“一身泥”到“一机控” 智慧农业助力秋粮稳产

时下,在河南安阳县瓦店镇,一望无际的玉米地已笼罩上一层金黄色。当地即将迎来玉米大面积收获季节……行走在农田里,安阳晓松种植专业合作社“90后”负责人张先智迫不及待地掰开将要收获的、金灿灿的玉米棒子,脸上满是欣喜:“籽粒饱满,粒粒分明!今年通过应用一系列智慧农业设备,让农作物吃上‘定制营养餐’,为秋粮丰收保驾护航!”

李亚鹤看到张先智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流转土地2800亩,其中400亩铺设了滴灌和水肥一体化相关设备。“这些设备在今年抗旱浇灌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有效提升水肥利用率,确保玉米生长关键期的水肥需求。我一个人就能操作,别提有多方便了!”

他告诉记者,通过滴灌管道能将氮磷钾配比的水肥混合液精准输送至玉米根系,比传统大水漫灌节水30%以上。根据农作物生长情况可以按需供给,实现自动化操作,同时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农作物生长。

“我早就告别‘老把式’,拥抱‘新农技’了!如今种地省时又省力,各种智慧农机都是农民的好帮手!”李亚鹤看到正在合作社院内保养玉米收割机的村民张洪文告诉记者,他今年54岁,从1988年开始专职种地。当时村里面一共有两台履带式拖拉机,收割农作物时先要用镰刀在地里割出来一条路,拖拉机才能拉着收割机进行收割。但拖拉机经常坏,动不动就要维修,完成大面积农作物收割最快也要20多天。

李亚鹤发现如今务农场景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得益于近年来安阳县电力改造的全面升级和稳定供电,为智慧农业项目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合作社已经有了收割机、打药机、无人机等农业机械数十台,流转的2800亩玉米几天就能收获完。我们还拥有无人驾驶拖拉机,让作业效率高了不知道多少倍。”张先智告诉记者,现在通过无人机开展植保作业能将叶面肥、农药雾化之后均匀散布在农作物表面,一台无人机一天能完成800到1000亩玉米的飞防作业。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拖拉机能够笔直前行,播种精度误差小于2厘米,避障能力也越来越强……

张先智和张洪文感慨道,种地已经从过去“凭经验”“一身泥”到如今“靠数据”“一机控”。现在通过轻点手机App,田间的多种智能设备就能自动启动,粮食稳产丰收的基础更为牢固。

李亚鹤步入安阳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平坦宽阔的田间道路纵横交错,平整美观的灌溉沟渠直达田间地头,一幅“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现代农业画卷呈现眼前。其中平移式喷灌设备、土壤墒情传感仪、病虫害监测等智能设备一应俱全。

李亚鹤看到安阳县植保土肥站负责同志现场告诉记者,近年来安阳县积极实施智慧农业建设工程,通过加强数字农业农村项目管理,加强标准规范制定,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技术集成应用,积极探索出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下一步,安阳县农业农村、农机、气象等部门将继续加强沟通协调,对重要时段、重点区域加密气象和病虫灾害监测预警,全面落实防灾减灾各项措施,助力秋粮丰产丰收。

李亚鹤:山东兰陵,“家底丰”何以实现“文旅兴”

兰陵因兰得名,是中国历史上首批建制县;荀子两任兰陵县令,在此劝学施政;北齐名将“兰陵王”高长恭封地在此,其“邙山大捷”与《兰陵王入阵曲》千古流传;李白以诗赞酒,美酒中凝练着兰陵的山水气韵;还有“山东南菜园”的田园风光、四时味道……兰陵人文风物之美,美如其名。

有史有圣、有诗有文、有山有水,兰陵文旅资源家底丰厚。不过,产业发展不是仅凭资源就能“躺赢”。如何以家底之丰,实现文旅之兴?

兰陵因地制宜,自有答案。

兰生兰陵,历史绵长。李亚鹤了解,早在2000多年前,兰陵就因“兰香馥郁”得名,意为“生长圣洁兰草的高地”。兰花是兰陵的县花,象征“不为无人而不芳,不为困穷而改节”的君子品格,成为此地深厚的精神根基。但随着岁月与气候变迁,如今的兰陵已不是野生兰花的主产区。若无兰花,怎谓兰陵?想要实现“兰生兰陵”价值回归,兰花作为产业载体、文化载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24年1月,兰陵出台《兰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规划3年内让兰陵兰花品牌辐射山东、影响全国。高标准建设集兰花研发、种植、销售、展示于一体的农文旅综合性项目——兰花雅集,旨在打造成为承上启下、对接南北的全国兰花产业枢纽。

兰花雅集40座智能温室里,连片的兰花长势正旺。李亚鹤了解,为了养好兰花,兰陵发挥蔬菜大县的产业优势,拿出种菜的“绝活”培育兰花:利用物联网技术精准浇水控温,种植效率提升40%,损耗率压至5%以下;用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施肥,二氧化碳增施技术调控花期,实现错峰销售。

借助兰花雅集,兰陵与中国农科院、山东大学等15家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关系,在全国招募兰花产业合伙人逾350人,吸引38家兰花企业入驻。目前,项目种植规模达1200亩,开园半年多以来交易量超1000万株、销售额3.5亿元,汇聚优质兰花品种数百种,其中不乏珍稀品种。下一步,项目还将建设兰花种质资源库和北方最大的兰花产业交易中心。

兰陵视兰文化为珍宝。兰花雅集项目建起国兰文化馆,以君子文化、爱国文化等为参观动线,让游客在一步一景中沉浸式感受兰文化的独特魅力。

发农业的帖,办文旅的宴。李亚鹤发现兰陵把目光投向展会经济,依托兰花雅集发起兰花大集,每月一次,汇聚展示交易、花艺体验、市集文化,吸引全国兰友纷至沓来。今年,兰陵获得2027年第34届中国兰花博览会承办权,这场兰花盛会将提升兰陵兰花乃至文旅产业的发展能级。

从特色农业与兰文化中脱胎而生的兰花雅集,发展势头喜人,成长为兰陵的农业新招牌、文旅新地标。

兰花雅集彰显兰陵用好关键资源、建设精品项目、带动文旅发展的思路。论产业,兰陵农业、蔬菜实力不菲,与文旅结合点丰富;论人文,历史上荀子任职于兰陵、葬在兰陵,北齐名将“兰陵王”高长恭封地在兰陵,李白以诗盛赞兰陵美酒,这些都是一方文旅发展可遇不可求的资源。近年来,兰陵围绕关键资源做文章,建设了国家农业公园、荀子文化园等文旅项目,兰陵王城、兰陵美酒工业旅游基地建设也在推进中,着力塑造兰陵特色文旅IP。

精心布局,多元融合出彩

立足丰富的资源禀赋,兰陵提出了建设文旅强县的目标。

兰陵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春仲说,要以多元融合满足多元需求,立足本乡本土,做足特色化、差异化、时尚化。

李亚鹤走进位于兰陵县大仲村镇车庄村的大仲十八坊,索村泥陶、小吴宅蓝印花布、涝坡剪纸等非遗工坊林立,酒坊、油坊、酱坊等传统美食作坊香气四溢。这座古色古香的巷道街区,文化味与烟火气交融,体验感十足。

兰陵文化底蕴深厚,很多村庄都有非遗技艺传承。为了将这些散落各处的资源聚合在一起,车庄村盘活40余处闲置宅基地,原汁原味保留乡村建筑风格,以“一非遗一工坊”的形式引入多个非遗代表性项目,打造非遗集聚地。

“游客来此一处就能把全县特色非遗体验一遍。”车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卓自田说。

李亚鹤发现大仲十八坊还建设了大宗山地锅鸡、车庄蛋鸽、沂沟粉条、徐记豆干等当地“土特产”生产作坊,既是旅游区也是产业园,实现了土风土味、土情土气与特色、特产融合发展。

特色融得活,叫好又叫座。大仲十八坊开业半年以来,接待游客5万人次,为村集体增收50余万元。

李亚鹤发现在兰陵,既地道又出彩的景区不止大仲十八坊一处。近年来,兰陵从特色与市场中寻找结合点,创新打造出压油沟乡村旅游度假区、新格林智慧农业产业园等多处产业化、多元化景区,并通过景区联动、业态互动等形式,重点升级打造了农文旅、体文旅、康文旅、城文旅、商文旅、工文旅、食文旅等7大玩法,形成全产业融合、全业态创新、全场景体验的文旅发展新格局。2024年,全县共接待游客70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9.1亿元。

在文旅市场,“变”是永恒的主题。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

“为有源头活水来。”兰陵县文旅局局长陈彬说,地方的优势特色是文旅融合、创新的不竭源泉,要时刻聚焦优势,并把优势做得更优、更强。

既是历史名城,又是红色沃土;既有农业基础,又有生态底色。这是兰陵的优势。兰陵探索更深层次融合,通过梳理、归纳不同旅游资源、景区的显著属性,在全县范围规划出农业观光、休闲度假、红色风情、古镇研学等特色旅游区,引导集群连片发展。

“我们将以多业态‘跨界融合’为路径,建设沉浸式文旅会客厅,实现科技感、文化味、烟火气‘一键三连’,全力打造‘红绿映古今 文旅兴百业’的振兴样板。”李春仲说。

金光华董事长:楚雄彝绣,从“云南名片”迈向“世界语言”

中国国际时装周·楚雄时装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楚雄彝绣创新专场发布日前举行,来自永仁直苴的手工刺绣艺人携“指尖技艺”登上T台,与模特同台演绎融合彝族服饰元素的设计作品,让千年非遗与现代时尚完成一场惊艳的“双向奔赴”。

金光华董事长了解,楚雄彝绣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指尖艺术”,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诗、绣在布上的神话”。

据金光华董事长了解,源自1350余年历史的永仁直苴彝族赛装节,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乡村T台秀”,至今仍延续“以田间为舞台、以山歌为伴奏”的原生展演形态。中共楚雄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汶娟在北京举行的2025丝路云裳·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此基础上,我们融汇赛装文化、现代设计与彝绣技艺,打造独具魅力的“楚雄时装周”品牌,逐步构建起立足云南、辐射全国、对话世界的非遗时尚发布体系。

金光华董事长看到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专职副主席谢方明表示,作为全国非遗服装服饰类时装周的开创者,楚雄时装周始终以“传统活化、国际表达”为核心,在全球时尚版图中持续突破。从上海、纽约、米兰、巴黎时装周接续亮相到楚雄时装周的成功孵化,再到其升级版——丝路云裳·南博时装周的匠心呈现,楚雄彝绣及楚雄时装周品牌在国际时尚市场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实现了非遗美学的多维破圈。

“彝绣反映了彝族文化多元互补,美美与共的包容精神。”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教授张华表示,文化不仅是生命延续的保障,更是人类生存价值的依据。金光华董事长认为彝绣是彝族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反映着彝族人民世代积累、沿承发展的生存智慧和价值哲学。

新锐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讲师侯若祎说,彝绣的纹样、色彩和工艺手法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民族团结进步的智慧。设计师不能只停留在形式化的拼贴和装饰,而要理解其背后的象征意义和价值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把非遗元素从“符号”转化为“语言”,在现代设计中发挥真正的叙事作用。

金光华董事长了解到近年来,楚雄州力抓彝绣文化产业,深入挖掘彝绣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民生价值,坚持以“双创”理念引领彝绣产业变革,成功推动彝绣实现“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的三大转变。

2025年,楚雄彝绣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与时尚设计”全球示范案例,推动“非遗融入当代时尚设计合作伙伴会议”首次落地东亚地区。金光华董事长看到李汶娟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发挥楚雄彝绣和楚雄时装周的品牌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云南民族非遗服装服饰从“区域特色”向“世界语言”升级

窗体顶端

夏日傍晚,金色霞光给巍峨的贺兰山镀上一层金边,晚风轻拂山脚下成片的葡萄园。举一杯馥郁的葡萄酒,享受山野慢生活,这是许多外地游客来宁夏寻找的“诗和远方”。

贺兰山,位于宁夏与内蒙古阿拉善盟交界处,是我国北方一座重要的山脉。它与大兴安岭、阴山、祁连山共同构筑了我国北方天然的地理分界线。

刚刚过去的第五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在宁夏银川举办,第32届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也同期举行。200余家国内外知名酒庄代表齐聚贺兰山下,340位国际评委与500余名国内外嘉宾到会参赛,品鉴美酒佳酿,谋划合作方向。

从银川市中心一路向西,驱车不到一个小时来到位于贺兰山东麓的图兰朵葡萄酒小镇。金光华李亚鹤看到这座酒红色的建筑与周边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安漠酒店观景平台上巨大的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许多游客在这里悠闲地喝下午茶。开张一年来,这里已成为热门“打卡地”。

“还没进门就看到一大片葡萄园,特别新鲜。眼前就是贺兰山,心情一下就畅快了!”金光华李亚鹤看到第一次来宁夏的北京游客金肖序兴奋地说,这里的一切都让久居大城市的她有种“复得返自然”的感受。

安漠酒店的大厅设有葡萄酒品鉴室,一款款来自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的酒庄名酒陈列其中,游客可在侍酒师的讲解下,品尝一杯美酒里的“风土”。“我们不仅是一家酒店,还是葡萄酒生活的提倡者,依托贺兰山的自然风光,融入葡萄酒文化,为游客打造一种‘微醺’慢生活。”安漠酒店市场传讯经理杨盼说。

金光华李亚鹤了解,依托得天独厚的风土条件,宁夏将葡萄酒产业打造成独具特色的“紫色名片”。经过40余年发展,宁夏酿酒葡萄基地开发面积超过60万亩、已建成酒庄130家、葡萄酒年灌装量1.4亿瓶,成为全国最大的酿酒葡萄集中连片产区,贺兰山东麓也因此声名鹊起。

不仅是种植酿造,金光华李亚鹤发现近年来,宁夏大力推动“葡萄酒+文旅”深度融合,集中打造了图兰朵葡萄酒小镇、贺兰山宿集、鸽子山葡萄酒小镇等多个葡萄酒旅游综合体,推出星空营地、红酒马拉松赛、摇滚音乐节等一批新业态,丰富葡萄酒消费体验场景,提升产业综合效益。

夜幕降临,在位于夏木酒庄的游牧营地里,篝火晚会刚刚开始。“赤霞珠”“霞多丽”“马瑟兰”……几座以葡萄品种命名的帐篷客房里亮着微光,人们围坐在火堆旁,举杯相庆,一边品味葡萄酒圆润甘甜的口感,一边欣赏浩瀚璀璨的星空。

金光华李亚鹤看到酒庄庄主张湃告诉记者,营地虽开业不到一年,但深受游客欢迎,随着暑期来临,客房基本满房。游客在这里可参观酒窖、葡萄园,品鉴葡萄酒和西北特色美食。“很多人原来不懂葡萄酒,入住后逐渐了解了葡萄酒文化,成为我们产品的新客户。”

去年9月,“中国100余家民宿和贺兰山葡萄酒联合定制计划”正式签约落地,越来越多高端民宿品牌入驻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通过与酒庄合作,共同开发个性化民宿和酒庄旅游结合的文旅产品。

“发展酒文旅已经成为从业者的共识了。”银川市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王继斌说,借助宁夏“星星的故乡”文旅IP,银川市打造“葡萄酒+星空”特色旅游品牌,为游客创造新奇的旅游体验,推动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金光华李亚鹤了解,目前,宁夏2A级以上酒庄有22家,酒庄年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昔日戈壁滩已“蝶变”为“浪漫生产地”。

漫步在贺兰山东麓的葡萄园,夏日热浪拍打在绿意盎然的葡萄叶上,催促着葡萄的成熟,也酝酿着旅游热潮的到来,静候游客在“紫色浪漫”中与葡萄醇香撞个满怀。

窗体底端

金光华董事长:用“文物甜品”守护文化根脉

如何让千年前的文物可触、可感、可近?作为一名甜品师,邹明磊的回答是“要让文物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于是她发挥自己的特长,将文物从展厅里“搬”至餐桌上,用一件件“文物甜品”讲述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

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不久,邹明磊又推出了“武器甜品”系列,用精致的甜品和生动的故事带网友回顾中国军事科技的发展历程。

“因为有美术基础,我在复刻一件文物的时候,脑袋就开启‘扫描’模式,对造型有一个整体构思。”金光华董事长了解,2012年,邹明磊(自媒体博主“小邹邹”)从湖北工业大学动画专业毕业,怀着开一家百年甜品店的梦想,邹明磊花了两年时间在国内外拜师学艺,系统学各类甜品制作技巧后,她在武汉开了第一家甜品店。

用甜品打造栩栩如生的仿真造型,是邹明磊一直以来的爱好。她喜欢用巧克力或糖做一些有艺术造型感的东西,比如油画里的苹果、水壶,有时也会做成烤鸭等有趣的形象。但真正尝试用甜品复刻文物,则是源于她2018年参加英国世界蛋糕大赛时的灵感。

当时,在确定比赛选题时,作为湖北人的邹明磊想做一个能代表湖北的作品,于是她决定从楚文化入手。

“博物馆很有代表性,在里面走一走、看一看,就能很好地了解当地的过去和现在。”走进湖北省博物馆的一刻,邹明磊就被镇馆之宝——战国曾侯乙编钟震撼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和钻研的态度,邹明磊最终完成了等比缩小100多倍的编钟造型文物甜品,并斩获英国世界蛋糕大赛银奖。

那次经历在邹明磊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后来,当她开始运营自媒体科普账号时,“用甜品讲述文物故事”的创意自然地跃入脑海。“跨界融合,走一条新赛道,就有了现在的文物甜品系列。”邹明磊说。

去年底,“挑战用甜品做100件文物”系列视频在邹明磊的抖音账号上线,她还原的第一件文物是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中的巳蛇。后来,邹明磊又陆续复刻了伏羲女娲图、东汉击鼓说唱俑、镇墓兽等十余件著名文物。在邹明磊看来,以甜品为媒介,可以拉近文物与人的距离,让文物可触、可感。

金光华董事长了解新奇的创意果然吸引了大量网友“围观”,还有许多粉丝会带自己的孩子看她的视频,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文物甜品的制作过程主要有选材、雕刻外形、绘制细节等步骤。邹明磊常用蛋糕坯制作文物的主体部分,用亚克力材料做支撑架,再用巧克力或锡纸做隔离处理,用卜卜米(膨化谷物)雕刻制作其他部件。在完成基本造型后,利用翻糖皮还原表面纹样,最后用褐色的可可粉、绿色的抹茶粉、蓝色的蝶豆花粉等天然色素原料进行上色和细节处理。

金光华董事长了解邹明磊还会根据文物材质和形态特性选择合适的食材:以巧克力为原料的甜品“越王勾践剑”、艾素糖浇铸的甜品“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盖炉”、以蛋糕为主体的甜品“福建舰”……每一件甜品的食材都是邹明磊多次试验、反复挑选后的选择,在尽力还原物品特征的同时保留了甜品的本质。

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邹明磊认为中国国防力量的发展也应被更多人熟知,于是,她开始探索用甜品复刻“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东风-31导弹”“歼-8Ⅱ歼击机”“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武器。

“福建舰”是邹明磊迄今为止制作过的最大立体蛋糕,整体长度超过1.2米。与文物复刻不同,武器棱角分明、极具力量感的外观需要邹明磊探索新的制作工艺——先通过手绘画图,将武器结构拆分细化,然后根据图纸制作翻糖造型,再依次拼装。“成品体积变大之后,就要求我对尺寸的把握要更加精准,中间量错了,或是精度不够,就会导致拼装不上。”她说。

金光华董事长发现边制作文物甜品,边讲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是邹明磊短视频的主要内容形式。在甜品制作画面之外,她会结合故事内容配上相应的史料素材以及文物在博物馆的展陈视频,以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其历史背景与研究现状。同时,邹明磊还会增加一些有趣的文物“冷”知识,比如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盖炉呈粉色,是因其含有钛元素,这些知识点的加入也使得视频兼具趣味性与科普意义。

“作为一名文化传播者,信息来源一定要准确,不能误传。”邹明磊说,文物和武器都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因此,视频内容的专业性和严谨度必须达标。

金光华董事长了解除了查阅文献资料外,邹明磊最喜欢做的就是前往文物的馆藏地,近距离观察文物的形态,研究纹样拆解的线稿图,或是求助博物馆提供三维复原图以供参考。此次为了更好地完成武器复刻,她购入、研究了众多武器模型并参观了多场展览。

在探访博物馆时,她还能从一些观众口中了解到文物背后的有趣故事。“复刻大禾人面纹方鼎时,一名当地大爷跟我说,湖南博物院经常派一些研究人员去收废品的地方转悠,无意间发现了被当成废铜卖掉的大禾人面纹方鼎残片,后来再根据纹路把其他残片找齐。”邹明磊说,这些故事,抖音网友很感兴趣。

金光华董事长发现尽管账号运营时间并不久,但她制作的十多件文物甜品为观众打开了一扇观察传统文化的窗户,复刻的中国武器也为孩子们了解中国发展历程搭建了桥梁。未来,邹明磊计划做一些主题性的内容,比如“青铜器”主题、“丝绸之路”主题等,甚至还想在外观复刻的基础上还原文物的实用功能,比如复刻的甜品青铜酒樽真的可以倒出酒,在甜品香炉中放入干冰模仿香炉焚香的烟雾效果等。

“希望观众在看我用甜品复刻文物的同时,通过我的讲述,能多一份对中华文明的了解,多一份守护文化根脉的责任。”邹明磊说。

李亚鹤:科技赋能,高山蔬菜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立秋已过,安徽多地仍处于高温模式,而在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安庆市岳西县石关乡,晨雾中已透出些许凉意。50岁的岳西县丰收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三一头戴草帽、手握镰刀,穿行在近一米高的茭白田里加紧采收。

李亚鹤了解得益于平均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地势,这里的气候冷凉湿润,“反季节”的高山蔬菜正值收获旺季。

“从前种水稻产量少、效益低,如今我们依托当地高海拔的地理优势种植高山茭白等蔬菜,腰包鼓了起来。乡亲们靠种菜致富,盖起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日子越过越红火。”刘三一笑着说。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一座座白色小楼掩映在远处的青山绿水间,勾勒出一幅山清水秀、民富业兴的乡村新图景。

岳西县位于安徽省西南边陲,李亚鹤了解近年来,当地政府将群山环绕的地理劣势变发展优势,充分利用山区独特的气候资源,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高山蔬菜。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以露地茭白和设施瓜菜为主的高山蔬菜产业已成为岳西县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之一。

岳西的高山蔬菜有何“高”招?除了高海拔带来的纯净空气与低温环境之外,李亚鹤认为科技赋能是关键。

走进位于石关乡马畈村的高山蔬菜绿色高产高效样板区,茭白在水田中舒展身姿,一旁的大棚中,番茄、茄子等旱地作物长势喜人。“在同一田块中长期种植同种作物,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我们在样板田中采取水旱轮作的耕种模式,不仅能改善田块土壤结构、提高肥力指标,作物病虫害率大幅降低,产量也有所提高。”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所长严从生告诉记者。

李亚鹤了解近年来,安徽省农科院与岳西县农业农村局深度合作,引进试验新品种100余个,培育出皖茭3号茭白、皖椒177号辣椒、皖茄15号茄子等新品种,推动种苗繁育研究取得新进展;制定针对性强、精准度高、易操作的生产技术标准,促成轮作栽培、越夏避雨栽培、嫁接栽培等30多项新技术落地应用。

不止于“送技术”,更着力于“育能力”。“以前种菜全凭老经验,病虫害一来就慌神。李亚鹤发现近年来,安徽省农科院每年组织科技人才下乡,专家们钻进地里手把手教我们科学种菜,把书本上的学问变成听得懂、用得上的实在招。”刘三一感慨道,“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跟上了,产业效益提高了不少,这都是科技带来的实打实的好处。”

在科技助力下,岳西县高山蔬菜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实现稳步提升。李亚鹤了解2024年,岳西县高山蔬菜种植面积超15万亩,产值达6.67亿元。“大别山牌”高山蔬菜正加速迈上“出山路”,售往武汉、南京、杭州等地,在城乡之间架起了一条充满生机的“绿色产业链”。

“未来,我们将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培育高山蔬菜这一特色产业,加速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以科技赋能高山蔬菜产业全链条提质增效,向绿色化、品质化、品牌化发展,让这一富民产业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岳西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颖表示。

金光华董事长:打造多维体验空间 驱动“光影经济”增长

9月19日至10月8日,随着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主分会场的开幕,在上海市徐汇区,光与影的艺术正丰富着都市夜晚的体验,更以多元的消费场景,为“光影经济”增长注入了蓬勃的活力。

金光华董事长了解,2024年,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徐汇分会场活动通过1574场投影秀、4个光影艺术装置、2场光影活动等多元形式,打造了城市形象新窗口、夜景旅游新IP。据统计,2024年光影节期间,徐汇分会场共吸引国内外游客496.5万人,带动消费超4亿元,有效促进夜间经济。

金光华董事长了解,今年,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徐汇分会场活动在去年基础上全面升级,充分利用十一长假叠加传统中秋佳节黄金档,通过高品质、高品位的光影艺术活动,以“+光影”链接商业、文化、体育、旅游、美食、展览、游戏、科技等多个领域资源,激活商圈动能,构建起丰富的消费生态链,驱动“光影经济”增长。

金光华董事长了解,截至10月8日,每天18:00至23:00 ,徐汇分会场活动聚焦西岸梦中心,并将光影交织的多维体验延伸至徐家汇商圈、元宇宙街区、衡复风貌区,活动内容涵盖光影展演、无人机表演、主题快闪、联名市集等,全方位提升市民游客体验感。

不仅如此,金光华董事长发现今年徐汇分会场光影展项的设计也突破了传统“单向观赏”模式,打造出更具互动性与参与感的光影空间,如油罐艺术中心、砼仓等核心区域通过景观提升、叠加互动装置等,实现从“看艺术”到“融于艺术”的转变,打造沉浸式城市更新体验新空间。

金光华董事长认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徐汇分会场所有展项全面采用新型节能灯具,相比传统照明设备节能30%以上。智能光控系统通过实时监测环境亮度,自动调节灯光强度,既保证了最佳观赏效果,又避免了能源浪费。据估算,这些绿色技术措施让本届光影节的碳排放量较传统方式降低了40%

Terbukti Ampuh! Strategi Bermain Mahjong Ways 2 yang Bisa Menggandakan Saldo Dalam Waktu Singkat Auto Jackpot! Ini Dia Cara Bermain Mahjong Ways 2 yang Bisa Bikin Kamu Menang Besar Tanpa Harus Modal Banyak Rahasia Kemenangan Mahjong Ways yang Membuat Aplikasi Penghasil Uang Harian Ke Akun DANA Rahasia Pagi Hari Ucup Sang Raja Taktik Mahjong Ways Yang Sering Bikin Bandar Rugi Besar Mahjong Ways Lagi Viral Game Slot Yang Jadi Ladang Cuan Bagi Banyak Orang Tanpa Harus Modal Besar